「數學化教學」是一個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的計畫,基於荷蘭數學教育泰斗弗賴登塔爾提出的「數學化」(Mathematising)觀點。簡而言之,「數學化」就是數學認知的產生和演進過程,這過程讓數學觀念形成和改進,由門外漢的認識過渡到具有數學特質的認識,或是由簡陋的認識進化到精密的認識。他認為數學教育對一般人的意義,主要在於掌握數學化過程,而非數學產物。(Freudenthal,1973,1991)。
[extracted from http://www.xsj21.com/YXSJ/XSYT/200712/5182.html]
詮釋文首這段論文必備,地球人睇完都唔知講乜的火星文,是混血兒小於九月十日家長會的重點,主講嘉賓是於香港教育學院任教的馮振業博士。
話說混血兒小是沒有數學教科書的,所有教材由學校編制,而編制教材背後的理念正是這段火星文。套用一句古文,是要改正以往教數學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錯誤。
傳統的教學思想是,學生學數學,面對的是考試,只要知道怎麼去運用知識就好了,不需要知道它的來歷,例如:
我們知道1+1=2,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1+1一定要=2? (唔好問泥爸點解係2,當晚冇講:p)
傳統的教學模式採取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,沒有或很少有教導“主體產生問題”的過程,學生一般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。這樣教學的結果,學生對於如42–28為什麼等於14的理由都說不清。這條題目是解答了,但不知道為甚麼;只要微微變動一下題目形式,學生便解答不了。
講了那麼多,其實一句:學數切忌「不求甚解」,講完!:p
當晚馮博士更大力抨擊市面上極為盛行的珠心算、公文數等方法,認為是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的表表者。這點和泥爸媽的理念非常一致呢。
好了,搞咁大個家長會就只是要推銷「數學化教學」的理念那麼簡單?
非也,主因是要學生們知其然,又知其所以然地明暸數學,老師必須由最基本的counting、數手指(唔好睇少數手指,當晚泥爸先知道數手指的正確方法)教起。在這個K3生已懂得四位加、減數,甚至乘除數的世代,你估班家長見到自己個小朋友於小學返轉頭學counting,數手指計個位數時會有甚麼反應?
在香港,辦教育真不容易!
感謝主,預備了一所如此用心教導孩子的好學校。
1 comment:
好似大學pure maths寫thesis點解1+1=2,好勁,呢間學校真係殊不簡單又好有心教好小朋友,好認同佢哋教學理念,不枉我哋都咁鐘意!!!
雋爸
Post a Comment